关于编撰统修60字派的说明

(此《说明》只刊简报,不收录入谱)

字派,有的地方称为字辈、班辈、班派等,用于取名,区分辈份。从明朝开始,以诗的形式推广,称为字派诗,有四言、五言、七言等。前人对字派编撰很有讲究,此次全国统修选用五言60字。

 

一、编撰原则

 

    统一字派工作,相当重要。首次编定统修字派,广大宗亲格外关心并积极参与。我们此次确定了以下编撰原则:

1、吉祥典雅:用字含褒义,避免粗俗。扬正气,崇美德,敦宗、睦族、爱国,树德树人,激励未来。

2、成句成段:每句含义完整,前后联系逻辑有序。

3、音韵:逢双句押韵,念起来朗朗上口,抑扬顿挫。无同音、近音字,避免祖、孙同名。

4、通俗适用:文雅但不生僻,便于推广流传,适合取较多名字。

 

二、反复修改

 

这次统修字派,参与者众,建议较多,历经数次改动。由初议的偏旁金木水火土100字,到非金木水火土的四言128字、96字,到五言60字,几经反复,数易其稿。

2012年1月在《统修简报》第14期公布征求意见稿后,反馈回来的意见有:①有的字不好取名,如“江”、“淮”、“敦”、“励”等。②有的不够通俗和大众化,如“毓”、“昊”、“临轩”等。③个别字笔划太多,如“鼎”、“嘉”等。④地名和郡望、堂号非止一个,不宜选用某一个来作字派,如“江淮”、“京兆”。⑤字派不能过于强调诗意和寓意,要突出好取名。否则就不如写舒氏颂扬诗了。⑥在文雅与通俗两方面,要侧重于通俗化、大众化,便于在民间传播和推广。⑦要避免同音、多音字。⑧全国地域跨度大,受方言影响,个别字感到拗嘴。还有个别宗亲从姓名学、五行说方面论吉祥,从本支系的老字派中避同字。在所有建议中,还反映出地域差异、文化差别和个人理解的不同。真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

 

在听取各方修改意见的基础上,编辑部又提出一份修改稿,提交2012年10月27日的首卷审稿会进行审定,会议对个别字提出了修改建议,并授权编辑部斟酌定稿,尽快公布,正式启用。

 

审稿会后,首卷编辑部在舒邦新教授主持下,再次进行了研究,并将讨论后的字派稿征求了舒宝璋、舒金城教授的意见。编辑部在兼顾各方,通盘考虑,请教专家,字斟句酌后,形成了《中华舒氏统修字派》(定稿),并经舒宏瑞理事长和舒经禄第一副理事长同意,现正式公布启用。此稿为最后定稿,如无重大原因,即不再更改。

 

舒氏首次统修字派,不能不慎重行事。现在这60字派,是兼顾各方意见、照顾文化、地域差异的成果,由于受不同音、不近音、宜取名的制约,只能说象诗又不是诗。在使用过程中,全国舒氏中同一代人的数量远远多于一个支系,因而用同一个字取名,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同名现象。因此,在强调统一使用统修字派、共同遵守使用规则的同时,允许有的支系变通运用,以同音字、其它字代替统修字派的某字,也可以将字派字放在名字的第三字使用。这些变通运用之处,均要由本支系研究决定,内部统一,并记入谱中留存,尽量避免个人行为和随意性。

 

在拟定字派过程中,舒金城、舒宝璋两位教授、舒楚泉老宗亲和溆浦分会费了不少心血。还承蒙舒宏龙、舒鹤林、舒明生、舒明进、舒启佑、舒甘来、舒向泽、舒理祥、舒振校、舒振寿、舒振裕、舒基铭、舒诚松、舒先文、舒禹添等不少舒氏宗亲,用信函、电话、电子邮件等方式,给编辑部提方案、拟建议稿,谨此致谢!还有一些宗亲恕不一一列名致谢!

 

凡是提过建议的各位宗亲,都凝聚了您的智慧、学识和心血,都是对我们这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,都对我们编拟、修改和审定60字派有所帮助。如有未采纳的意见,或您不太满意的字句,敬请理解和谅解!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中华舒氏宗谱统修理事会秘书处

       《中华舒氏宗谱·首卷》编辑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2.11.28.于上海